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11月27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牵头的研究成果《明珠湾智能金融发展报告(2021)》(《报告》)发布,其他课题组成员包括来自科技主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及知名金融机构、高校智库、科技公司的研究骨干。《报告》发布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主办。

据了解,该《报告》是对前两年报告的跟踪研究和延续,着重突出2021年以来中国智能金融发展的新进展、新变化、新趋势、新问题,具体从人工智能技术新进展、中国智能金融应用新趋势和新亮点、智能金融发展指数、智能金融监管展开研究,并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智能金融是指人工智能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是用机器替代和超越人类部分经营管理经验与能力的金融模式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运用金融科技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未来金融业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是对现有金融科技应用的进化与升级,对金融业发展将会产生颠覆性变革。”肖钢在发布会上表示。

四大新趋势、新特点

国家网信办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价值加快释放,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数字社会服务更加普惠便捷。

《报告》指出,回顾2021年,尽管受疫情持续冲击,我国数字经济仍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人工智能技术取得新进展,智能金融推动数字经济金融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智能金融发展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步伐加快。

具体而言,我国智能金融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和新特点:一是智能金融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规范;二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生新的研究范式;三是智能金融应用不断深化;四是智能金融转型步伐加快。

智能金融应用方面,《报告》显示,智能金融应用整体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穿透力度持续深化以及助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新特点,在局部领域呈现增长态势。例如,反欺诈和对话式AI的市场应用覆盖率从2020年末的10%和8%分别增长到了2021年末的31%和28%;积极推进客户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方案对客户实现精细化阶段管理;在“双碳”目标推动下,金融机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纷纷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包括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理财等新业务。

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表示,金融行业智能应用2021年以来主要呈现三个特征:规模持续扩大、穿透力度持续深化、助力践行新发展理念。“银行业对智能新技术先行先试,持续提升业务水平,在客户管理、服务体验、信贷风控、 数字劳动力、企业生态化服务等各类场景推出一大批典型应用。”

“大数据平民化趋势;人工智能规模化、工程化;区块链已多年沉淀;隐私计算爆发式增长,但整体技术完备程度、标准化和工程化水平有待提高,隐私量化方法、联邦迁移学习等技术的完善,将激发更大范围的跨机构跨行业数据合作;AR/VR正在兴起,技术应用成熟度相对较低,元宇宙有望成为智能金融应用创新高地,助于打造沉浸式体验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吕仲涛介绍五大基础技术领域的应用趋势时认为。

发展深度、发展绩效未明显增长

《报告》继续发布了“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指数”,该指数为第二年发布,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许宪春领衔研究团队编制。许宪春介绍称,在智能金融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智能应用相关业务和分类等角度,该研究团队尝试围绕智能金融的内涵,紧扣智能金融发展主题,从规模、绩效、技术、政策、消费者评价等方面,建立更为全面的智能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中国智能金融发展指数”从智能金融发展深度、发展绩效、生态环境、服务与评价四个方面出发,利用典型金融企业调查数据、腾讯平台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年鉴和商业平台数据,以及其他网络收集数据等,形成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最终汇总为智能金融发展总指数,并在区域(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和时间(2020年和2021年))层面构建指数。

结果显示,相比2020年,2021年中国智能金融在发展速度、地区差异等方面呈现以下变化:

第一,智能金融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从全国平均指数来看,2021年相比2020年智能金融发展增速达到13.2%。从具体省份来看,2020年智能金融发展指数最高省份是最低省份的3.65倍;2021年这一比值缩小为3.49倍,表明智能金融发展指数地区极差缩小,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第二,智能金融发展指数存在地区异质性。智能金融发展指数的不同维度说明智能金融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智能金融的生态环境指数的地区差距最小、服务与评价和发展深度次之,发展绩效差异最大。生态环境指数的地区差距最小,说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快的智能金融相关企业增速、更多的智能金融相关专利数等)可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智能金融发展差距,也说明生态环境等基础建设和条件是智能金融发展的核心条件所在。

“对于低生态环境指数的地区,可以加大人力及技术资源的投入,进而促进智能金融生态环境的稳步发展。”《报告》建议。

第三,东部沿海省份智能金融发展保持领先,但地区差距有所减小。相对于2020年,2021年不同省份之间的智能金融差异有所缩小,虽然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仍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但排名较为落后的省份逐渐发展与中等省份趋于同一水平。

“不过,对上述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是生态环境和服务与评价这两个指标,两者相较于2020年均有较为明显的增长,相反,发展深度和发展绩效指数可能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和金融业融合发展瓶颈而并未出现明显的增长。”《报告》显示。因此,课题报告建议,金融科技、数字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应继续加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实践,加快金融科技化和智能化发展,服务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报告》还建议,为保证我国各省份之间智能金融的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等以扩大智能金融发展规模,同时应继续普遍推进智能金融业务,并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以推进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