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我国“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当不好的情绪困扰着你、当环境的压力让你透不过气来……也许,你更应该寻求帮助——“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我市首条心理健康在线测试系统“心窝云”(一期)上线,市民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测试心理状况并将获得专家的解读、评估和指导。

常见心理疾病不容忽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新近报道,全球情绪性疾病患者已达2亿多。每10位男性和5位女性中,就有一位患者。

在中国疾痛负担中,预测2020年精神障碍与自杀将占第1位(20.2%),而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和呼吸统疾病分列2、4位(16.3-18.7%)。比较1900、1998和预测2020年的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资料显示,抑郁症、自杀/自伤造成的疾病负担最大。

重庆市卫计委数据显示,重庆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发病率低于专家测算的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与女性发病基本持平,18-44岁发病比例较高,其中精神分裂症占比达78%。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估计,到2020年,常见心理疾病将成为中国继心血管病后的第二大疾病。

重庆首条心理健康在线测试系统上线

在今年我市“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现场,我市首条心理健康在线测试系统“心窝云”(一期)已经上线,市民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关注“心窝云”公众号注册,即可直接进行心理测量,测试后立即出具相关报告,由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和咨询师进行解读,给予专业指导。

此外,由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和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牵头,在我市高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服务系列活动——心窝行动,为高校在校学生提供线上心理测评、心理健康管理和心理咨询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市已在40个区县落实患者监护以奖代补政策,在6个区县试点开展免费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工作,并于2018年项目化免费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渝中区、沙坪坝区开展国家级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

“有人可医”也将逐步完善。近三年,我市培养了近400名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并出台培训规范标准,卫生、综治、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共同开展横向覆盖所有区县、纵向覆盖“区县-镇街-村社”的多部门工作人员联合培训。

同时,持续开展12320心理咨询热线,建设了学生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体系。目前,我市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工作已经初步形成组织领导体系完善。

大部分精神疾病及心理问题可防可治

但据大量研究统计,心理疾病患者中,只有约一半人到医院求治,在求治者中,又只有一半人得到正确诊断,在被诊断出来的这些人中,也只有一半人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

“其实,大部分精神疾病及心理问题可防可治。”重医附一院精神科主任况利教授介绍,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知识严重缺乏,导致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科普宣传教育及病管理仍需大力加强。

而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误区还体现在治疗及用药方面。

以抑郁症为例,有的人认为“抑郁”了,也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控制缓解的,并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及药物治疗。很多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担心吃药成或人会变傻,対药物有恐惧心理。患者及家属因对精神疾病产生严重的“病耻感”,有病采取拖延及回避的态度,导致拖延时间越长,造成的损害越大。

因此,若能通过加大精神疾病的科普教育,早查早治疗,就能提高识别率和就诊率,辅以科学的疾病健康管理体系,精神疾病的复发率、致残率可以明显下降,康复率能明显上升,可大幅度减少精神疾病对人类心身健康及社会的危害。

由况利教授主编的《精神心理疾病就医指南》,将于11月出版,书中汇集了全市精神科医师的专业著作,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将专业的精神病学知识讲清讲透,同时为非精神科医师提供借鉴,也希望指导更多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应对精神疾病。

新闻纵深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2018年版)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顾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