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高洁)中国正加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当AI来敲法律的大门,又将促使中国司法界的智能化创新走向何方?北京大学法学院联合最高法、最高检,以及业内顶尖的法律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法律人工智能研究机构等,成立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探索上述问题的答案。
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于29日在京正式成立,旨在推动法律人工智能产业深度发展、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积极助力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良性结合与长足发展,提升司法体系效能。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担任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告诉记者,关注法律和科技的紧密结合是北大法学院一直以来的传统,不仅要关注人工智能自身的变化,还要关注由于这样的变化给法学的教育、研究带来的影响,这两个机构成立的意义就是希望促进理论跟实践的结合。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祁国晟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各类应用与民众生活场景结合地愈加紧密,同时隐性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法律规范必须及早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而且更要将司法的决策自动化变为思考决策自动化,彻底解放人的价值。
“作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合作伙伴之一,期待国双能凭借在司法大数据领域的实践成果和创新技术优势,持续为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理论研究和智能产业深度融合。”祁国晟说。
第一届北京大学法律与人工智能论坛同期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赵志刚,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孙福辉,最高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刘品新,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高绍林等嘉宾分别介绍了各自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或发展现状。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助理总裁石鹏与在座嘉宾分享了法律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的前景,他认为,目前仍然是数据建设的初级阶段、人工智能建设的萌芽阶段,希望实验室的形式能够联合各方力量在积极稳健、专业科学的建设原则下共同探索智慧司法的方向。(参与采写:肖罗娜)